回族的婚礼风俗习惯和禁忌
回族是一种少数民族,其主要族源来自中亚细亚民族,随着移民和商业交流等方式在中国境内形成。回族保留了原有的伊斯兰文化传统,拥有最严格的饮食习惯禁忌之一。回族在食物方面讲究可食性、清洁性和节制性。这种注重细节的民族,在婚姻方面又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呢?如果你想了解回族的习俗,特别是他们的婚礼习俗,那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探索吧!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哦!

图片来源:长沙山海宴会婚礼策划
内部通婚是指同一个组织内的人相互结婚。外教徒结亲则要求必须转入该教派。

图片来源:孝感(安陆市)飞凌婚礼
一般来说,回族人通常选择在自己的民族内部结婚。如果要缔结婚姻的双方中,女方不是穆斯林,那么就要遵守回族的婚姻原则:“允许女方进入,不允许女方离开。”首先,女方必须自愿接受回族的宗教信仰。其次,女方必须以“随夫居住”的方式生活。

图片来源:台州苏悦婚礼司仪
由于周五是斋月期间,所以不会举行婚礼。

图片来源:北京怀柔爱情驿站婚礼策划
回族青年男女一般选择周五举行婚礼,因为在回族传统习俗中,周五被认为是吉利的日子。另外,回族婚俗规定,不能在斋月期间举行婚礼。

图片来源:肇庆造梦师婚礼策划
在婚礼前的两天,新娘和新郎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来确保婚礼顺利进行。
结婚前两天,新人双方都需要进行全身沐浴,俗称为“大、小净”。当天下午,同乡的其他男女青年们会设宴邀请新人(女方请新娘,男方请新郎)。同时会请本乡的老妇来为新娘梳妆打扮。晚上,新人们需要在各自的家里设立“迎宾堂”来接待来宾。宴席上,筵席会被摆放成双,以示新婚夫妇成双成对。年轻人可以在宴席上尽情地歌唱,或者念一些清真教的教义,直到深夜为止。
在婚礼前的一天,需要过大礼。
在结婚前一天,男方需要向女方家送礼,而女方也会回礼给男方家。这一过程被称为过大礼。男方在过大礼时,需要送一些肉食、果品等供女方家宴请宾客,并且还需要送一些装饰类用品给新娘使用。通常由阿訇带领男方家人将这些礼物送到女方家。女方回礼一般是陪嫁物品,如家具、衣服、被褥、生活用品等。女方的兄弟会在收到男方家礼物的当天将回礼送到男方家。
在婚礼当天,新郎家中悬挂起古兰经,进行经文的听诵。
在婚礼当天,男方的家庭需要在堂屋里贴上红色的“喜”字和对联,同时在正中央悬挂一段选自阿拉伯文的《古兰经》。墙壁两旁则悬挂着阿拉伯文的条幅。早晨时男方的亲属们需要来到堂屋跪拜,听阿訇朗诵《古兰经》,恳求真主的祝福。待阿訇完成祈祷后,主持宴席的人将邀请他前来担任贵宾。
迎亲的队伍被款待以三道槟榔和三杯糖茶。
在陪同的郎、媒人的陪伴下,新郎坐着轿子(或骑马、步行)前往新娘家迎亲。到达新娘家时,大门紧闭。这时,陪伴新郎的人需要上前叫门,表示祝贺和感谢,等待女方家开门。只有等到新娘家大门打开时,新郎和伴郎才能进入新娘家。女方家需要热情接待迎亲队伍,为新人们准备茶点,让新郎坐在首席,招待迎亲者和陪同客人,上三道香甜糖茶和三道槟榔。茶点结束后,还有一道牛肉冷片、一碗凉鸡和一条鱼。上了鱼之后,标志着迎亲队伍可以带新娘回家了。这时,新郎要起身向女方父母行礼,留下伴郎和媒人照顾,让新娘坐进轿子,然后启程上路。